刘春增同志在全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刘春增
(2015年10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局召开的首次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主题的专题会议。省局党组对标准化工作和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刘宝玲局长会前亲自对这次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多次对会议筹备工作进行调度研究,并审阅了各市的经验交流材料,一会儿还要就有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学习标准化建设和推进经验,总结标准化建设工作,分析当前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步标准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我省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始于2007年。2007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首次对矿山、危化、烟花爆竹和机械等行业标准化工作明确了目标,并逐年加大工作力度。2010年国务院23号文中,第一次提出“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有了政策依据,并于2011年列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九大重点工程之首。2014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写入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推进标准化建设有了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标准化写入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后,省局从建章立制着手,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及指导文件,细化了工作流程,严格评审质量,规范评审单位管理,并对企业标准化创建、运行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全省标准化建设政策法规体系、标准体系、考评体系和奖惩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在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各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深入,达标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达标企业共13401家,其中一级33家,二级1489家,三级11879家。按行业划分,非煤矿山企业共2211家,其中一级15家,二级163家,三级2033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生产企业全部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4548家,其中二级123家,三级4425家,生产企业全部达标;烟花爆竹企业251家,其中二级9家,三级242家,生产和储存批发企业全部达标;冶金有色建材企业618家,其中一级4家,二级149家,三级46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72.9%;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5773家,其中一级14家,二级1045家,三级4714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78.5%。按区域划分,全省达标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的有,沧州市4269家,其中一级7家,二级703家,三级3559家;保定市1884家,其中二级68家,三级1816家;石家庄市1233家,其中二级150家,三级1083家;张家口市1054家,其中一级4家,二级57家,三级993家。全省一级标准化数量最多的是唐山市,有14家一级企业。
在连续多年持续推进过程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和基本功的有效抓手,思路日趋清晰,工作日趋深化,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1.标准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一是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制定了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评审报告编制导则、评审指南、创建指南和运行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标准化建设有章可循;二是标准体系更加严格,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的安全隐患类型及风险因素,分类提出了89条否决条款,从管理、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提高达标门槛;三是考评体系更加严密,细化了考评工作流程,从强化责任和过程监控方面规范工作流程,突出评审阶段安监部门责任,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四是奖惩体系得到完善,结合诚信体系建设,明确实施差异化监管,将未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要求的企业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未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有效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不得通过标准化评审。
2.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分析,2005至2009年间,工矿商贸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平行波动趋势,2010年后逐年下降趋势明显。与2009年相比,2014年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35.2%和35.6%。沧州市标准化建设的效果更加显著,自2010年以来,全市703家二级标准化企业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作为危化大市,危险化学品行业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全市2010年以来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61家工贸企业中,标准化企业仅有5家。
3.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大幅提高。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达标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职工在标准化全员参与过程中,主动识别风险、规范操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加,认识更加清晰,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能够自觉地遵章守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三违”数量大幅下降。中石化沧州分公司将问题当做资源实施管理,鼓励全员主动发现问题,并对提出问题的员工进行奖励;巨龙钢管公司创立了“岗位矩阵培训”模式,分岗位、小范围、短课时、多形式开展培训,更加贴近实际操作,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技能相互促进,同时提高。
4.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制度基本建立。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是达标的硬标准。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企业安全有人管,管安全的人有能力管,有权力管,有制度管,管理是否到位有标准衡量。中石化沧州分公司共有24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部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达17人。西石门铁矿编制了12类工种作业指导书,完善了130项管理制度和31项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243项支撑材料模板及各种安全生产的报表格式。
5.安全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安全投入是标准化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保障,主要集中在现场隐患整改、安全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安全监测监控、教育培训、应急设施配备、职工作业环境改善等环节。通过加大安全投入,一大批隐患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得以消除,关键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安全预警机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确立。西石门铁矿4年以来共有79项安全创新在全矿得到推广应用,奖励金额达40万余元,为创造本质安全型矿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山三友硅业自2011年标准化创建以来,总投入达2713万元,安全硬件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从刚才的汇报和各市的交流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地在标准化工作上都下了一番功夫。尤其是沧州市,主要经验是政府主导,安监部门持续大力推动,起步早,速度快,效果好。从2011年起,沧州市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开展一项“标准化建设1112”工程,至今全市超过90%的规模以上企业都达到了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还有一大批像上午观摩的两家企业一样,标准化建设基础扎实、特点鲜明、效果显著的达标企业。目前,沧州市二级标准化企业数量占了全省一半以上,三级达标企业数量也占到了全省的30%,小微企业达标更是占到全省的66%。石家庄市安监局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列为“一把手工程”,局长带头抓落实,标准化工作站位高,措施硬,力度大。邯郸市在达标企业审核上下足功夫,对所有达标企业,全部由监管处室逐企现场审核,核查率100%。唐山市利用抓重点典型的方式,分行业树立多家标准化样板,按行业特点逐一对标,细化达标要求。廊坊市从抓评审单位入手抓建设质量,所有评审人员必须统一服装、统一佩戴胸牌进企业服务,强化责任意识。
沧州市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市政府将标准化写入工作报告,列入对县级政府的考核,各级安监局主要负责人连续五年将标准化作为一大工程,持续推进,定期调度,五年不松劲;二是目标明确,持续发力,每年年初制定实施方案,将达标数量、等级任务逐级分解,具体到每家企业,做到了有的放矢,细化了创建责任;三是典型带动作用显著,全市五大行业分树标杆,涌现出中石化沧州分公司、渤海装备巨龙钢管、沧州大化沃原公司等一批样板典型,有力带动了全行业标准化创建;四是督导考核有力,实行市局领导包县制度,每周调度,每月督导,季度通报,年终对完不成达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始终保持强大的工作压力;五是创建效果明显,二、三级达标数量在全省高居首位,2010年以来二级达标企业“零死亡”、危化行业“零死亡”。总之,沧州市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值得大家深思和学习。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省高危行业事故上升的市,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展慢、质量不高的市,这充分说明一个道理:标准化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真抓与走形式不一样。
在全省安监部门、各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一些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标准化工作极不平衡,各地工作进展差距很大,有些地方认识模糊,进展缓慢,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效果不强,严重制约影响了标准化创建工作。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20530:刘春增:在全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63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