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刘美华: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02-08 15:14:00 590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刘美华同志在全市医养

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议精神,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刚才,我们现场观摩了垦利区的康力老年公寓、幸福老年养护中心,东营区的爱德护老院、亲祥源运兴养老服务中心、胜利街道中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五个点各有特色,很有代表性。两个区在养老及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创造了经验。这些现场参观点既有医疗机构延伸养老服务的,也有养老机构增加医疗功能的;既有服务居家活力老人的,也有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既有本土企业举办的,也有引进外地企业连锁经营的;既有公办民营的,也有民办公助的。这些做法很值得大家认真学习,认真借鉴。下面,就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健康养老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是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养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关系2亿多老年人口特别是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系他们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推动健康养老工作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趋势,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养老机构迅速发展,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市养老事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市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相比,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

   一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市受人口结构等因素影响,目前已成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2.28万,占总人口的21.68%,分别比全省、全国高0.28、4个百分点。可以说,我市养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迫切,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从调查摸底情况看,我市养老设施供给、服务供给都明显不足。养老设施方面,突出表现在有效床位不足。我市各类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总计1.4万张。按照省民政厅2017年考核要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必须达到34张,我市还达不到要求。(总床位数看似不算少,但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床位非常难找,存在“一床难求”现象。)同时,养老床位存在结构严重不合理、利用率低的问题,一般性床位多,护理型床位少。按照省卫计委统计测算数据,老年人口的2%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我市失能、半失能老人大约有8400多人,而我市护理型床位仅有800张左右,缺口巨大。养老服务方面,突出表现在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不高,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养老服务资源不丰富,养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服务标准、服务规范缺失,行业管理不到位。可以说,养老不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软件服务上,供给能力都严重不足,既不能满足“不断壮大的老年群体”量上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质上的要求。

   二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策落实不到位。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持居家养老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城市社区新建居住小区、老旧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配套等作了明确要求。从我市情况看,市、县区、镇街各级政策落实还很不到位,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用房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上级要求,直接影响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0530:刘美华: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6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