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07学习贯彻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免费范文)

2024-02-08 18:54:08 593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学习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研讨发言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人才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我将围绕政策领航、内外兼修、平台发展抓好人才服务,用好江西“融湾第一站”的区位优势,用心用情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以最优质的人才服务,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

实施政策领航服务,递出“橄榄枝”。在人才工作中,如何培养、引进、用好并留住人才,人才政策是关键。建立共享评估机制。通过建立人才政策共享评估机制,邀请用人单位、人才代表定期就现行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竞争力进行评估,针对新领域、新赛道、新就业群体人才“量体裁衣”制定政策,对“过时”政策、“休眠”政策、“漏洞”政策,及时研判、调整、修订和完善。整合人才政策。人才政策涉及组织、人社、商务、工信等多个方面,范围大、受众广,导致分布零散。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收集整合各方人才政策,按行业、类别进行归类,形成人才政策指南,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高效落实政策兑现。实行人才政策兑现主办制,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各项人才政策的兑现。探索建立“线上一网、线下一窗”人才政策兑现机制,精简兑现程序,实现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统筹内外兼修服务,织密“服务网”。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要平衡好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之间的关系,既要服务好“引”,也要服务好“留”,防止“引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发生。设立在外服务机构。依托主导产业集群地、科技创新前沿地、乡贤学子聚集地,布局建设在外人才服务站。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才思维,签约引进一批“周末工程师”。围绕“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线城市的深入合作,共建“科创人才飞地”,形成“研发在飞地、应用在本地、引才在飞地、用才在本地”的人才新布局。建设基层服务驿站。建设县级人才服务中心,设置事项办理服务区、人才成果展示区、学习汇智交流区、健身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域,打造集学习、咨询、交流、展示、政策兑现等服务为一体的人才综合型服务平台。在镇村级设立基层人才服务驿站,定期组织人才到驿站开展文化沙龙、座谈会、洽谈会等活动,与“三请三回”有机融合,引导人才积极对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中心工作贡献才智。构建服务联动机制。将人才服务载体由点成线,由线成网,形成人才服务“网状”联动。通过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多部门“一事一议”解决人才工作问题,构建分工合作、运转协调、服务周到、快捷高效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用好各层级人才服务载体,形成“县外—县级—镇村”人才服务网络,推动人才服务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步完善党政部门联系、关怀和凝聚人才的网络体系。

抓实平台发展服务,搭建“好舞台”。探索适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发展方式,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人才队伍从源头上聚起来、能力上提起来、工作上强起来。围绕本土特色“搭台”。本土特色人才具有独特性,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是乡村振兴中补齐“人才短板”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本土特色产业,深挖非遗传承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本土特色人才,通过规划建设非遗一条街、农产品直播间、创新创业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平台,让本土特色人才稳定扎根。围绕主导产业“搭台”。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机制,依靠龙头产业建设人才产业园、产学研基地、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着眼产业技术攻坚、技术升级改造等技术难点问题,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围绕成果转化“搭台”。大力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攻坚行动,打造产业、人才、教育、科研一体化平台,引导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更多范文搜索携笔同道网站。深化校地合作,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合作共建新模式,积极为企业、高校“牵手搭桥”,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在本地企业落地转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100707学习贯彻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免费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772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