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杆写的先进事迹材料,确实不一般
按:先进事迹材料,是日常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应用文。撰写先进事迹材料,关键在于从平凡之中发现“闪光点”,从细微之中寻找“感人点”,从常情之中挖掘“可贵点”,力求使人物立体饱满,让受众感同身受。今天,老笔头跟大家分享的,是前不久受到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的事迹材料。这篇署名中共云南省委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一则,文章的各级标题凝练得非常有匠心,主标题直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朴实而生动;一级标题采用“一”字式拟制方式,通过四个“一”精准概括了主人公的特点;二级标题采用段首句的方式,简洁明快,干脆利落,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二则,文章的语言鲜活生动,文字优美有张力,其中富有思想性的金句层出不穷,使人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希望笔友们能从这篇精彩范文中,学习借鉴先进事迹材料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支撑着我”
——记“燃灯校长”张桂梅
中共云南省委
为了燃起希望,她听从党的号召,扎根边疆、巾帼建功,把40多年美好人生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为了燃起希望,她践行教育使命,与时代同行、与疾病抗争,推动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10多年来,先后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梦圆大学;
为了燃起希望,她愿做幸福使者,不是妈妈、胜似妈妈,为136个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撑起爱的蓝天(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主人公是谁,而且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徐徐展开,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产生了曲径通幽之效。这个开头,很好地印证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行文之道)。
她,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优秀榜样,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和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张桂梅。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分别授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她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奖。
信仰如炬一盏星火照远方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金句)。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念,为的就是一种理想(观点句)。“燃灯校长”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让华坪女子高中的师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里有光(使用文学性的语言,很有感染力),让理想信念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强大力量,为山区女孩追梦人生铺起了一条光明大道。
这是拔掉穷根的坚定信念。华坪县地处金沙江腹地,山区面积占97%,2/3以上的大山在海拔1500米以上,散居着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心心念念的追求。
山里人穷,穷在意识落后、文化落后(观点句)。与教育和贫困打了半辈子交道,张桂梅最懂山里孩子的渴望,最懂这片山。1996年8月,张桂梅到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女生比例很低”、“很多女孩读着读着不见了”的现象,引起她的极大不安。通过不断的家访她发现,在家务农、外出打工或早早嫁人,是大多数当地女孩的共同命运。面对山区教育的“锥心之痛”(用词很巧妙),张桂梅认为,“女孩的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陷入贫困女孩—贫困母亲—贫困下一代的恶性循环,所以救一个就是救三代!”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引用名句)。“我把那些姑娘一个个往回捞,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让她们读书!”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张桂梅孜孜不倦地播种教育脱贫、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并将这一希望撒向云岭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