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讲话稿的主体构成

2024-02-08 18:29:37 592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讲话稿的主体构成

讲话稿的主体是讲话的核心部分。在讲话的内容上,要突出中心问题,围绕中心去安排设计框架和材料。在讲话稿的主体构成上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议而讲话内容不同。仅以大会报告为例,党代表大会、军人代表大会、各种工作会议、动员大会堂、表彰大会、纪念大会、庆祝大会等讲话稿,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不一样,但从合理结构、科学组合的要求和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讲话稿主体结构简洁明快。和谐统一。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话是口传耳听。话音稍纵即逝,如结构复杂,头绪纷繁,易使听众摸不着头脑,要么精神特别紧张,要么昏昏欲睡。因而要尽可能简化结构,基本有四种结构方式:

第一种:横向并列,依次阐述

全文划分几大部分,每一部分相对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每个部分里再列几个问题,采取横向并列式。如邓小平同志的《军队要整顿》一文结构既是。全文共分五个问题,横向排列,逐个展开论述。

第二种:纵向深入,循序渐进

讲话稿内容渐渐深入,层层递进,进行深刻剖析。如毛泽东同志于抗战初期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讲演《论持久战》,从问题的提出层层阐述了21个问题,120多个条目,对为什么是持久战及如何坚持持久战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全文主体井然有序,纲目昭然。

第三种:纵横交错,旁征博引

全文按照要说明的事件,问题的发展线索,既考虑时间顺序又兼顾空间关系的组合。纵横交错,整体连贯现时中间又有跳跃地安排内容。或以讲话中心思想为轴心,旁征博引,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论述。

第四种:一以贯之,简明通达

全文一贯到底,中间不用序号、标题,而是以自然段划分来表达相对完整的独立的意思。一些比较简明的讲话稿都采取这种形式。如《为人民服务》。

常见讲话稿主体部分的一般内容

(一)动员报告。动员报告的主体内容一般有四项。

1、计划安排。简要明确所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计划安排,使听众心中有数。如骨干集训开训动员时,可先明确集训的起止时间、训练内容、参加的人员、组织机构等基本情况。

2、重要意义。强调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806:讲话稿的主体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45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