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怎样写出通俗生动的文字材料

2024-02-08 18:24:56 597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怎样写出通俗生动的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通俗生动,就是要讲大白话,用口语化群众化的语言来阐述道理,让大家能够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这是我们改进文风的一个重要方面。通俗生动的话,最大的特点是人人都懂、明明白白,不需要作任何翻译和解释,最受群众的欢迎。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时,经常到田间地头,将自己新写的诗读给种田人听,如果他们说听不懂,就继续修改,直到他们说听懂了,听明白了为止。正因为如此,人们都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比如他写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名篇,都非常通俗易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名句,都平白如话、朗朗上口,后人广为传颂。

讲话和材料如果不通俗,让人看不明白,就会影响语言和思想的沟通,讲得再好也没有用。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来卖柴的人只听得懂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只听得懂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秀才的意思是,你的木柴外表看起来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这个秀才不会讲大白话,还想砍价,结果连柴都买不到。机关的文字材料有庄重规范的要求,但这与使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是不矛盾的。现在,有些文电机关味比较重,有些文电甚至出现造新词、用生词的现象,过多使用术语,既不吸引人,也会让人看不懂。只有善于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写出的文章才能让大家想看爱看,收到好的效果。具体讲,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借助事例故事

用事例故事来讲述道理,是语言通俗化的有效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事例和故事是有血有肉的,胜于空洞无物的说教。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观点,拿一个生动的故事来阐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翻开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用故事说理的例子比比皆是。《庄子》一书文字虽然不长,但讲了20多个寓言故事来说明作者所主张的思想;很多古代典籍也都通过像守株待兔握苗助长刻舟求剑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等典故,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揭示深刻的道理。

让故事来讲理,让事例来说明,这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经常运用。他在国外的多次演讲,都会讲一些故事或者举一些具体事例。比如,他在莫斯科的演讲中,生动地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等三个说明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事例;在墨西哥演讲时,用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取得好成绩的事例阐述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讲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在讲到中非关系和中非人民越走越

近时,列举了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以寻常百姓生活的共同点,瞬间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等等。这些故事和事例生动有趣、鲜活实在,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巨大的宣传效应,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得到启迪。在国内的一些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常常举例说明,比如到兰考县视察调研时的讲话中,他讲了焦裕禄不求名利、尊重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故事;讲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担任浙江郑县县令时,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尊师重教、培养人才的故事;讲了冯梦龙61岁担任福建寿宁知县,减轻徭役、明断讼案、革除弊习的故事;讲了郑板桥担任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时,重视农桑、赈济灾民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深刻阐述了县一级领导要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的道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714:怎样写出通俗生动的文字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395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