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基层人大代表助推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2024-02-08 18:04:49 589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既代表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又引导群众、当群众的“带头人”,处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第一线。基层人大代表在组织群众有效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贡献明显,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有着独特优势。

一、基本情况

X,地处X北面,陆域总面积达X平方公里,由X等乡镇撤并而成,辖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X万。X镇共设X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分别为X、X、X,其中X和X人大代表联络站已完成五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创建,每个代表联络站设站长一名、副站长X名,专职联络员X名。X镇共有X市级人大代表X名,X市级人大代表X名,镇级人大代表X名。X当地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外来务工人口较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难度较大。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我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人大代表走访接待选民、视察检查、跟踪监督、矛盾调解、建议议案的撰写提交等活动都是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可能是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履职意识不清晰。有的代表将人大代表视为一种荣誉称号,在竞选的过程中非常积极,一旦当上代表就感觉任务完成,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致参加代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存在消极应付态度,常会因工作冲突、外地出差等原因请假缺席,导致活动质量下降,代表和选民的热情逐步衰减。代表的履职评估体系不够严密、没有合理绩效考核制度,出席与不出席一个样、认真和敷衍一个样,致使代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据不完全统计,X年X镇代表活动三级代表的参与率不足X%。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530:基层人大代表助推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15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