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体制内有哪些常识其实是错的?

2024-02-08 17:58:04 598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同道网

所谓“常识”,是大家都明白的、对某一件事物的共同认识。 

体制内工作,常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比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鞭打快牛等。 

但是,体制内生存,光掌握了“常识”还不行,对于那些“反常识”的常识,必须要门儿清。 

不然,你的职场之路将会受阻。那么,体制内有哪些“反常识”的常识? 

1、厚积不一定能薄发 

我们都知道“厚积薄发”这样一个常识,意思是要多多积蓄力量,准备充分、多等待时机,才能办好事情。 

但是在体制内工作,很多时候,“厚积薄发”并不适用。 

特别是在晋升提拔方面,你起步晚、后知后觉,别人赶在你前面,那会导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有的前面一步快,后面步步更快。  

这些时候,“厚积”带来的只是更长的原地等待,并没有任何“薄发”的机会。 

2、读书好不一定工作好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书读得好,以后就能找个好工作”这样一个常识。 

意思是要努力加强学习,考上好大学,今后就有轻松的工作、高薪工资。 

但是,在体制内、外,学习好并不等于工作就好。 

要知道,学习能力强不代表就能在职场混得好。 

职场中,除了要有学习能力,更要有处理人情世故、协调关系的能力,要有实践的能力、笃定一件事并长期坚持的能力。  

甚至有的时候,有的人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一股子书生气、学生气,严重与社会脱轨。 

这样的话,何以在职场游刃有余?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0530:体制内有哪些常识其实是错的?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992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