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做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对策建议思考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基层党组织抓起,必须加强党支部建设,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落实党支部的管理制度,全面强化支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党支部党建能力和水平。而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履行职责第一责任人,在面临新时期、新任务和新考验面前,如何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和履行班长职责是本文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党支部书记在做好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需要强化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知行合一的工作实践,要把所思所想更加理性化,更加知识化,让党的旗帜在每一基层高高飘扬,让党的力量在每一个工作对象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党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一、党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政治思想素质
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修养等,他表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科学信仰和与群众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党支部书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一是要有较强的党性原则,二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有自觉的奉献精神,四是有扎实的民主作风,五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六是有拒绝平庸的创新意识。
(二)知识素质
知识素质也叫知识修养,党支部书记做好工作需要比较广博的知识,只有在专业上是内行,在政治上才有说服力。首先要具备比较全面的社会科学知识。其次比较丰富的党务知识、党史、政治理论和党建工作等知识。然后要有社会生活知识。最后要熟悉甚至精通本岗位业务。党支部书记要养成学习的习惯,树立不学习就会落后的理念,通过将党的新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将学到理论知识转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素质
从单位管理角度来说,党支部书记要具备八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决策、执行、创新、观察、思维、协调和写作八种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光凭意愿、热情将工作干好远不切实际。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外,业务上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用扎实的基本功和向上的团队精神调动全体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全面掌握本单位工作重点、工作关键点,寻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常谈心、常沟通了解知晓职工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做好工作。用好“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创岗建章、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QC、五小等方式,为生产和職工群众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丰富的精神食粮,方能走得远、走得好,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党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工作,必须分析支部存在的问题和制定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