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转型趋势下的编辑转型刍议
2017-08-1016:45:49新媒体研究2017年13期
邓涛
湖北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趋势下,传统出版业不管主动被动,均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文章研究了出版业转型的几大表现和趋势,对比转型前后,出版机构对编辑素质与能力的不同要求,从而提出新形势下编辑自我素养培育和提升的转型之道。
关键词出版业;转型;编辑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7)13-0123-02
出版业的转型发端于2002年教材“新课标”新政实施之时,彼时互联网方兴未艾,传播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对出版业的冲击刚刚开始显现。因为教材的出版发行打破了行政体制的束缚,各省教材教辅的出版告别了计划分配的时代,少数依赖教材教辅的出版机构第一次感受到了断奶的阵痛。正当其时,从改革开放以来,已持续20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出版机构业态和出版的经营生态开始重构。出版业的转型大幕,自此正式拉开。
1出版业转型的背景分析
我国出版业的转型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变背景下发轫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传统的作坊式出版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型已势不可挡。
1.1经济的持续发展孕育出产业转型的趋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全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迎来了世界上罕见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各行各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且持续的量变带来质变,社会经济形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出版行业值此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业态转型的趋势开始萌芽。
首先,出版效率极大地提升。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的提升逐渐传导至出版业,传统的出版产业链——编印发效率都得到显著提升。其次,从业人员的大量增加。我国的出版发行机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涌入了大量从业人员,当然也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再次,出版业竞争的加剧。不仅体制内出版机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体制外的民营出版机构如雨后春笋,数量更是蔚为壮观。上述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出版业的直接影响,又作用于出版从业人员,为出版业势在必行的转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