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必须以锐意进取的精神,以“严、勤、细、实”的作风,从严要求、拓宽思路、细化举措、掌握规律,夯实党的工作基础,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基层党建工作要上新台阶,离不开严格到位的管理和监督。只有扬起监督基层党建的真鞭子,使党建工作从“上级要求严”转变为“自觉主动严”,从“一时严”转变为“常态严”,才能有效实现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方面,要严格落实“一抓双管”制度,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包镇村联支部制度,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和《任期目标承诺书》,实行党委定“指标”、支部建“航标”、党员树“坐标”、干部忙“竞标”、评议看“目标”的五标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工作由“务虚”向“务实”的转变。在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方面,加强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一簿四册”(党组织会议记录簿和党员花名册、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流动党员花名册、支部活动考勤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健全班子联席会议、党群联席会议机制,凡是涉及支农物资使用、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项目、土地整合流转等重大事项均须集体讨论决定。健全财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财务中介代理、村级资金镇托管,实施备用金制度。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党务、村务、财务定期在《党风廉政信息网》公开。在监督管理基层干部队伍方面,结合“德能勤绩廉责”测评工作,开展村干部党建工作述职考评,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连续两年在本镇排名末位的,予以免职。出台村干部“11个不准”行为要求,并明确免职、责令辞职或建议罢免等处理措施。整合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计、社会工作等部门业务和信息资源,建立村干部违纪违规问题联合处置机制,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