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与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保障,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着力建设全国文化高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
一、坚持思想引领和正风肃纪双轮驱动,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高质量开展省级文化和旅游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厅党组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工作机构、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工作机制,组织专题培训,以理论武装强政治意识,以问题整改促事业发展,有效引领全系统26家单位主题教育方向,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系统各单位党组织的思政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全年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7次,专题研讨12次,党组会研究讨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议题41次。开展“十名处长开论坛,百名书记上党课,千名党员谈体会”系列活动,推进“六强六规范”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启动“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建立系统“1+10+N”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排查廉政风险点489个,制定防控措施572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部署,形成调研报告25篇。开展“三服务”活动192次,收集问题211个,走访企业290家,办结问题205个。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立足文化和旅游,主动有为,弘扬优秀文化,唱响主旋律;加强底线阵地管理,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组建系统网评员队伍,组织12期网评员培训,多次在全省宣传系统实战演练中取得第一名成绩。
二、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开局顺利。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调研。1个课题获浙江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启动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县(市、区)创建工作。成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建立部省共建、省市(县、区)共建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协同攻坚攻关;遴选推荐3家单位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省市联合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金名片”82张。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已注册的IP超300个。指导浙江工商大学成立全国首个文旅IP研究中心。成功列入第一批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指导宁海县、江山市等试点县(市、区)率先启动普查工作。推进省之江文化中心、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新时代文化艺术创研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
三、坚持服务大众和精品创作同步推进,艺术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暖冬千百万计划”;组织开展春节传统文化活动1048项。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晚会、省政协成立70周年演出等大型演出。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浙江戏剧节、浙江戏曲北京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剧目展演等活动。抓好重点剧目的创作,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京剧《生如夏花》、交响乐《祖国畅想曲》、话剧《雄关漫道》《青青余村》等一批新创剧目先后亮相。抓好重大题材建设,推出14个2019年度全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命名10个“文艺创作采风基地”。全省共创排大型舞台艺术作品52部,入选国家级各类奖项及扶持项目13部,其中歌剧《红船》入选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歌剧《呦呦鹿鸣》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越剧《枫叶如花》入选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越剧《苏秦》等3个剧本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剧本扶持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1。1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5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名家传戏”“名家传曲”人才库;新引入3名高层次艺术创作人才。争取中国越剧节永久落户绍兴,命名越剧之乡10个。《浙江省公共美术馆设置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评定杭州市富阳区龙门五村等94个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试点单位;获文化和旅游部美术优秀展览项目2项。开展基金申报工作,我省68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数量位居全国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