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改革稳定大局,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坚定制度自信,强化使命担当
常委会全面加强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定位,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19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依法治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党的建设等重要论述深入研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做好人大工作的具体实践。
系统学习人大制度理论。原原本本、反复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的重要指示,专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5年发展史,系统思考把握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人民民主是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形成更加深刻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使命担当。
积极推进宪法、人大制度贯彻落实。常委会带头做宪法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周宣传,努力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召开全市人大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交流会,认真总结各级人大履职工作的经验做法、问题困难,不断探索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渭南实践。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5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系列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二、提高立法质效,推动法规落地落实
常委会准确把握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提高立法能力水平。
以高质量立法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仓颉墓与庙是渭南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是传承弘扬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常委会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仓颉墓与庙保护立法,组织委员、部门、专家多次实地调研,征求吸收社会各界建议;综合审议意见,对法规草案反复推敲、精心打磨、认真完善,召开立法论证会、协调会,深入分析、审慎把握意见集中的立法名称、保护范围界定等问题。《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批准,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健全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认真总结立法实践经验,制定立法工作流程,明晰和完善了立法的步骤环节。充分发挥立法咨询专家库、协同创新平台作用,研究解决立法的焦点难点。积极推进立法协商,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
开展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执法检查。常委会一手抓立法质量、一手抓法规落实,开展《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指出缺乏统一规划、保护经费不到位、责任不清不实等11项突出问题,督促整改了一批违规建设、私自开垦、污染环境等破坏湿地行为,推动各级把湿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湿地的保护利用纳入法治化轨道。
认真配合中省立法工作。去年,全国人大、省人大先后就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流域管理、中医药等8部立法项目征求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工委、政府部门认真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省人大征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意见时,我市研究提出修改建议43条,6条重要建议得到采纳。
三、加大监督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