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水务局承办人大议案建议共4件,分别是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议案、关于岱河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快新北沱河流域生态修复的议案、关于农村安全饮水水价扣除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
(一)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自2013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依托农田灌排、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增产高效农业等项目,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开挖疏浚大、中、小沟3389条(段),塘坝扩挖176口,新打和修复机井14930眼,新建大中小沟桥7958座,新建、维修涵闸107座,新建、维修灌溉(含排涝)站57座,新建、维修灌溉防渗渠道14.26km。
(二)存在问题
一是投资渠道乱。2019年之前,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分别由农发、国土、发改、农业及水利等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各部门的投资标准及实施重点内容均不一样,形成了“五牛下田”分散管理局面。
二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资金严重不足。按照水利部发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各类小型灌区仅维修养护每年需要20-30元/亩,而目前中央和省专项资金补助平均不足3元/亩,主要用于县、区管里的骨干工程,镇村管里、群管的面上工程无上级补助资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资金缺口较大,管护经费的落实是个大的问题。
三是管理主体不明。原农田水利实施主体分散,造成管理主体不明,主管部门责任不清。
(三)解决措施
1.加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施农田水利建设。
本轮机构改革,将原由发改部门投资的农业项目、财政部门投资的农发项目、国土部门投资的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水利部门投资的农田水利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并入农业农村部门。机构改革后的农田水利管理职能调整,切实改变了过去农田建设重复投资,多头管理局面,加强了统筹规划、整合了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农田建设,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2019年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5万亩,完成项目投资16810万元。2020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11.4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指导县区开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设计招标工作,濉溪县5月20日提交设计文本;烈山区5月25日提交设计文本。5月底完成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及批复工作,并编制实施方案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01231:2020年市水务局承办人大议案建议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74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