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2025年,XX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统揽全局的重要位置,牢牢扭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一根本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同落实,在政治上把稳方向、思想上固本培元、舆论上汇聚合力、文化上涵养新风,为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定力之基、精神之魂、价值之光。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凝心铸魂固根本,政治引领更加坚定
(一)夯实理论学习根基,以思想统一汇聚向心力
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要务”“首位工程”,构建分层分类、全域覆盖的学习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一是领导带头示范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相关政策要求,班子成员围绕重点任务研讨交流10次,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106篇,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放大“头雁效应”。
二是中层骨干重点学。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培训班3期,聚焦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舆情应对、阵地管理等重点内容开展集中授课,组织红色教育现场教学2次,切实提升中层干部统筹把控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定力与方法。
三是全体员工常态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开展“学习强国”积分竞赛、“微宣讲课堂”等活动6场,覆盖200余人次,推动理论学习由“关键少数”向“全员覆盖”拓展,由“被动学”向“主动悟”转变。
(二)压实主体责任链条,以制度落实构筑硬支撑
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压舵定向”的关键机制,推动责任落实从“纸上要求”转向“链条压紧”、从“层层传达”转向“层层负责”。
一是织密制度体系,抓住责任源头。修订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意识形态风险研判机制》等4项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党委、党支部、部门、科室“四级责任链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党建述职和民主评议重要内容,考核权重不低于30%,确保责任清晰、压力传导到位、执行链条闭合有力。
二是逐级签字背书,强化压力传导。年内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4次,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27份,将“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担责”落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是强化督导问责,推动责任落地。成立意识形态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全年发现并整改问题16项,对责任落实不力的5个部门进行提醒约谈,做到问题不过夜、整改不留尾、问责不走样,真正以制度“长牙”、责任“带电”。
(三)巩固主流宣传阵地,以思想引导汇聚正能量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
一是提质扩面强宣传。持续优化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等传播阵地,全年发布政策解读、先进典型、工作亮点稿件77篇,其中14篇被市级及以上媒体转载,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提升51%,形成“内容有温度、传播有力度、展示有风度”的对外形象。
二是深度联动强外宣。与地方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创新成果展示、公共服务提升等主题推出专题报道16篇,有效扩大单位工作的辐射力、影响力和认同度。
三是严格把关守底线.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全年审核发布稿件XXX篇,未发生意识形态偏差和舆情风险事件。同时,强化微信群、工作群管理,开展信息排查X次,清理不当言论17条,坚决杜绝“负能量滋生点”。
(四)强化风险动态管控,以源头治理筑牢防火墙
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推进意识形态风险排查、研判、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