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巡察组巡察市人社局党组情况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从2025年6月10日到8月10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巡察期间,我们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受理信访等多种方式,对市人社局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全面的“政治体检”。市人社局党组和广大干部职工对巡察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在此我代表巡察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体来看,近年来市人社局党组能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推动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全市就业基本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巡察是““显微镜”和““探照灯”,旨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通过这次巡察,我们也发现市人社局党组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沉疴顽疾,有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下面,我代表市委第一巡察组,向大家反馈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根据梳理,共涉及4个方面、12类具体表现,总计32个问题点。
一、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人社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极强。但巡察发现,市人社局党组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一)学用转化存在“温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多为“照本宣科”,满足于读原著、学原文,但在如何将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市的就业结构优化、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方面,研讨不深、思考不够、办法不多。例如,在研究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后续政策时,对如何围绕市““X两区、X三带”产业布局进行前瞻性人才储备和政策引导,缺乏系统性、创新性的思考,导致部分人才政策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出现了““政策很好看,企业用不上”的尴尬局面。
(二)服务大局的能动性不足。面对新就业形态带来的挑战,如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的社保权益保障问题,党组表现出了一定的“等靠要”思想,习惯于等待上级出台统一政策,缺乏主动探索、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担当。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在““数字人社”建设方面的经验,市的智慧就业、社保““一卡通”应用场景拓展等工作推进缓慢,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距离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的高效服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决策调研的深度不够。部分政策出台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的调研不扎实。比如,在调整某些社保缴费基数或出台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时,对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承受能力预估不足,虽然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引发了一些服务对象的不解和观望,政策效力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