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发言
同志们:
作风连着党风,作风决定干风。当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锤炼党员干部作风本色的“必修课”,也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中央和各级党委部署一以贯之、持续加力。作为一名机关党员,站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上,唯有在思想上警醒、行动上自觉、责任上担当,才能在这场刀刃向内的深刻革命中走深走实、走出成效。围绕这一重大主题,我谈三方面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一、站稳政治立场,在“减负”大局中把牢前行方向
形式主义之弊,久病成疾,其害不止于表象,更深藏于政治判断的偏差、政绩观念的错位、群众立场的动摇。对其进行整治,不仅是一次行政流程的简化,更是一次对政治生态的重塑。
一是根源于政绩观的扭曲与虚化。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留痕式”落实、“作秀式”推进,宁肯将时间花在“材料流转”上,也不愿走进群众家门。这种“拿得出汇报、经不起检验”的工作模式,本质上是用形式主义掩盖不作为,以貌似繁忙代替真抓实干,严重偏离了党的根本宗旨。
二是表现为基层承压机制的层层加码。从“文山会海”的明压,到“指尖留痕”的暗负,再到检查考核的“多头覆盖”,基层干部被困于“任务堆叠、报表泛滥、检查接踵”的沉重负荷中,原本的执行者变成了“应试者”,躬身为民的初心在日复一日的“痕迹工程”中被悄然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