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担当不作为专题报告

2025-07-25 00:03:52 7
联系客服提示-携笔文库——公文写作范文宝典

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专题报告

一、引言

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机关干部作为政策执行的关键主体,其担当作为的精神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成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然而,当前部分机关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深入剖析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找出根源并提出有效治理对策,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一)思想层面:缺乏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部分机关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在面对复杂问题和矛盾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是否会承担责任,是否会影响个人仕途,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干部因担心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被问责,以各种理由拖延项目进度,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视而不见,导致项目无法及时落地,群众利益受损。(二)工作层面:消极应付,推诿扯皮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踢皮球”现象。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部分干部相互推诿,不愿主动承担责任。遇到问题时,不是积极协调解决,而是将问题上交或转移给其他部门。例如,在处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综合性问题时,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交叉,相关部门的干部往往互相推诿,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此外,还有部分干部对工作敷衍塞责,满足于完成表面任务,缺乏深入调研和创新精神,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三)决策层面:不敢决策,回避风险

一些机关干部在面临决策时,因害怕决策失误而承担责任,选择回避决策,或者采取“等、靠、要”的态度,等待上级指示。即使具备一定的决策权限,也不敢大胆决策,凡事都要求事事有依据、有先例,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这种不敢决策、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许多工作错失发展机遇,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例如,在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过程中,部分干部因担心新的产业政策实施存在风险,不敢大胆尝试,导致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四)服务层面:漠视群众,态度冷漠

部分机关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群众的诉求缺乏耐心和热情,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群众的情况。在办理业务时,不一次性告知群众所需材料,让群众多次跑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回应和处理,导致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下降。例如,在一些基层政务服务窗口,个别工作人员态度冷漠,对群众的咨询爱答不理,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三、“不担当、不作为”的危害

(一)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政府公信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不担当不作为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64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