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报告
2025年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办法》共分6章39条,为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编制、执行、评估和调整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当前正值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准备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总结评估、“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时节,结合《办法》,撰写国有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八大要点。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举国体制推动创新。国有企业支持基础科学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努力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迈进,不断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董事长担纲。董事长作为企业规划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总责之职。其需对规划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与把控,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董事长应深度融入规划各环节,从战略方向的敲定到关键举措的部署,都需亲自谋划、亲自推动。
董事会决策。董事会在规划决策中具有核心地位,负责对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和决策。在决策流程中,党委会前置研究是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方向指引,确保规划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要求。董事会应当明确专门委员会负责发展规划决策咨询和支撑,指定经理层人员负责统筹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执行机构搭建。设立归口管理部门,如战略规划部,是规划落地的有力执行保障。该部门承担着统筹规划编制、执行与评估的重任,需具备专业素养和综合协调能力,能够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推动规划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阶段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支撑机构组建。企业可依托内部研究团队,凭借其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研究能力,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同时,引入外部智库能够拓宽研究视野,借助外部专家的丰富经验和前沿视角,为企业规划提供更具创新性和战略性的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专业水准。
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制度》是规范化管理规划工作的基石。该制度应详细明确决策流程,规范从规划启动到审批、从执行到评估调整等各环节的操作步骤,确保决策的有序性和科学性。
清晰界定各部门在规划工作中的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推诿或重复劳动,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确立规划与投资、预算、考核等工作的衔接机制,使规划能够有效指导投资方向,保障资源配置与规划目标相匹配,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促使各部门积极落实规划任务。
该制度经董事会审议后,需报国务院国资委,以确保企业规划工作与国资委监管要求相一致,接受国资委的监督和指导,保障规划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国有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xie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611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